原文标题:中关村没了电脑打卖场过得如何?人家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原文链接:http://www.takefoto.cn/viewnews-1513486.html
中关村这三个字,早已远超简单的地理范畴,成为首都科技创新的代名词和改革发展的金名片。“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国务院批复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到全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示范区,40年来,中关村紧跟技术革命浪潮,突破体制机制束缚,走出了一条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路子。”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表示,目前中关村企业总数超过2万余家,上市公司320多家,独角兽企业近70家。
创新发展硕果累累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激励和体制的改革。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关村先后实施了“国际人才20条”“9+4”项进境生物材料创新改革政策等,并积极加强高等院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成为深化改革征程上当之无愧的探路者和敢为人先的排头兵。
先行先试“试验田”——
实验动物入境时间缩短一半
“进口检验检疫监管政策实施了哪些改革,从一只小白鼠入境过程的变化就能看出来。”绿通北平台副总经理刘四海告诉记者,生物科学、基因研究等领域,实验用小白鼠是必不可缺的生物材料,但生物材料特殊物品进出口隔离检疫时间长、跨境物流成本贵是目前各机构研发生物制品的主要痛点,“有科研人员曾表示,在美国做科研要比中国便宜20%!”
在北京推行的新一轮生物材料检验检疫改革中,这些问题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去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9+4”项进境生物材料创新改革政策,其中4项针对京津冀沪四地试行,7项源于北京国检局在“中关村模式”上的探索。目前符合条件的进境SPF小鼠或大鼠,也就是用于做实验的无特定病原体鼠的隔离期已由30天调整为14天,入境时间缩短了一半。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打造的特殊物品和动植物源性生物材料“一站式”进出境检验检疫公共服务平台(北平台)也成为进出口查验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北平台由检验检疫集中监管中心、公用型保税仓库和联合办事大厅三部分组成,兼具保税物流和检疫集中查验功能。”刘四海表示,如今进口特殊物品及生物材料抵达首都机场后,就可以直接运至北平台,一站完成检验检疫报关、查验和放行等流程,不用像以前那样在不同专业检验地点间辗转,费力费时。
飞越突破“象牙塔”——
机制改革激发科研转化活力
“很多好的项目,好的创新成果,怎么一搞产业化就不行了呢?”28365-365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戴斌感慨,此前北理工在电动汽车、数字仿真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在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活动中均能成功应用,但创办企业进行转化经济效益却很一般。“我们反思后认为,关键在于没有真正调动科技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对此,北理工做出了大胆的探索。2016年,专门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注册北京理工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作为其市场化运行平台。“中心和公司‘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中心主要履行科技成果转让、许可和作价入股审批,公司则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在国内高校具有开创性。”
“事实证明,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与转化模式的设计紧密相关。”戴斌深有感触地说,中心成立两年来,组建了理工导航、理工微电等5个学科性公司,技术入股了7家合作企业,转化科技成果60多项,引入教师和社会投资1亿多元。“如北理工化学与化工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博研制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正是在转移中心的帮助下,去年底在合作企业转化形成分子智能防护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等系列产品,并在市场热销。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
推出绿卡“直通车”——
吸引全球人才助力科技创新
“我没有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拿到中国绿卡,获得永久居留权。”威廉·罗索夫是美国艾金岗波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的执行合伙人,毕业自哈佛大学法学院。在中关村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大厅,他兴奋地向记者展示自己的绿卡。“有了这张绿卡,我能和中国公民享受同样的待遇,不但能银行开户、申请驾照、子女入学,还能依法参与社保,缴纳公积金。”
中国绿卡曾被称为世界上最难申请的绿卡。记者了解到,从2004年至2013年,中国绿卡总共只发出7000余张,平均每年不到1000人;但自2016年3月支持北京创新发展20项出入境政策正式实施到今年上半年,仅中关村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大厅就受理永久居留申请855人,长期居留许可1904人。
“我们首创了永久居留“直通车”机制,在中关村大街设立了全国唯一的公安部授权直接办理永久居留业务窗口,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80天缩短至50天,为北京引进留住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最有利的政策保障。”中关村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陈欣欣对记者表示,推出新政以来,永久居留“直通车”共受理中关村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家属永久居留申请共420人,占新政后永久居留受理人数的57%。“受理成功的人包括小米公司总裁林斌、联想集团副总裁黄莹、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执行院长魏迪等科技行业响当当的标杆人物。”
(审核:王征)